邂逅笔尖的大宋风华|宋米芾苕溪诗帖:未损前影本

 

 

宋米芾苕溪诗帖:未损前影本

编者:《历代碑帖法书萃编》编辑组

封面题签:苏士澍

责任编辑:张朔婷

责任印制:王芳

书号:ISBN 978-7-5010-8430-2

定价:24.00元

 

 

       北宋元祐三年戊辰(1088年)八月八日,清风携着秋意,米芾行于前往苕溪的途中。兴致忽至,他仿若被艺术之神悄然触动,于纸笔间倾洒才情,挥毫写就一组“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的五律六首,自此,《苕溪诗帖》诞生,宛如一颗璀璨星辰,在书法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时年三十八岁的米芾正值创作的黄金盛年,每一笔都似灵动的舞者,兼具秀润之柔美与劲健之利落,毫无刻意求险、矫揉造作的匠气,将他中年时期炉火纯青的书法造诣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其艺术生涯中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

 

 

 

 

 

       此帖所用纸张,宛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尽显米芾对极致的追求。以楮皮为基,巧妙混入些许麻料杂滓,恰似在岁月的长河中融入古老的记忆,古朴质感油然而生。纸面均匀敷上一层薄粉,再经砑光,平整光滑如镜,当墨汁落下,瞬间被温柔接纳,笔墨的韵味随之晕染开来,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米芾对书写材料近乎苛刻的执着。

 

 

 

 

 

       全卷共三十五行,开篇处,李东阳题写的“米南宫诗翰”篆书引首,笔锋苍劲有力,仿若穿越千年时光,带着历史的厚重与典雅,为整幅作品奠定了庄重的基调。卷末,米友仁与李东阳的题字,恰似在艺术的乐章中加入了独特的和声,为作品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人文色彩。《苕溪诗帖》的流传之路,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史诗。它先是被南宋绍兴内府悉心珍藏,仿若被历史的保险柜小心锁护;而后在明清时期,辗转于杨士奇、陆水村、项元汴、梁清标等一众收藏家之手,每一次易主,都像是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独特的掌纹;最终,它被收入清乾隆内府,成为皇家珍藏,并被选入《三希堂法帖》刊刻发行,声名远播四海。历代文人雅士对其艺术价值推崇备至,《珊瑚网书跋》《吴氏书画记》《式古堂书画汇考》《郁氏续书画题跋记》《平生壮观》《大观录》《石渠宝笈初编》等众多典籍,都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它的风采。

 

 

 

 

       然而,时光的洪流无情地冲击着这颗艺术瑰宝。徐邦达先生曾记载,《苕溪诗帖》在流出长春伪满宫时,惨遭厄运。“念养心功、不厌”等六个字,像是被时光的黑洞吞噬,全然消失不见;“载酒”二字,缺损一半,徒留残缺的记忆;“岂”“觉”“冥”三字,也在岁月的侵蚀下,部分消逝。李东阳的篆书引首和项元汴的卷末题记,同样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多处文字残缺不全,令人扼腕叹息。1963年,故宫博物院将其纳入怀中,杨文彬精心补纸重装,让破损的画卷重获生机,仿若让沉睡的历史重新苏醒;郑竹友依据未受损前的珍贵照片,如雕琢稀世珍宝般,精心勾摹补全缺失的字迹,竭力让米芾原作的神韵穿越时空,再次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此次影印,我们以民国延光室银盐照片为蓝本,如同踏上一场追寻历史真迹的朝圣之旅,力求精准复刻《苕溪诗帖》未受损前的原始风貌。这不仅是对米芾书法艺术的深情礼赞,更是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郑重承诺。同时,我们也借此机会,缅怀我社老编辑张珩先生,他为文物事业奉献的心血与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文化传承的道路。我们衷心期望这份影印本,能成为广大书法爱好者与米芾跨越时空对话的桥梁,让更多人沉浸在米芾书法的独特魅力之中,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艺术力量。

 

 

 

 

 

 

 

-END-

 

 


 

 

 

书  名:宋米芾苕溪诗帖:未损前影本

定  价:24.00(元)

编 者:《历代碑帖法书萃编》编辑组

出版日期:2024年11月

责任编辑:张朔婷

ISBN:978-7-5010-8430-2

创建时间:2025年1月23日 15:32
浏览量:0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邂逅笔尖的大宋风华|宋米芾苕溪诗帖:未损前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