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考古新视野03】王晓敏:冰消期泥河湾盆地的狩猎采集者

 

 

 

 

 

        2021年4月10日14:30,“考古新视野”青年学人系列讲座第三讲在线举行,主题为“冰消期泥河湾盆地的狩猎采集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晓敏主讲。

 

 

 

 

 

        王晓敏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师从高星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及埋藏学。王晓敏对河北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存进行系统研究,她与河北师范大学梅惠杰老师将研究成果整理出版为专著《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王晓敏对于泥河湾盆地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工作围绕着三个关键词。

        人群:狩猎采集者;时间:冰消期;地点:泥河湾

 

 

        人群:狩猎采集者

        狩猎采集者的定义:是一种通过捕猎野生动物、采集可食用的野生植物以及捕鱼来营生的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不涉及栽培植物,亦不依靠驯养动物(狗除外)(《剑桥百科全书》)。狩猎采集体现了人类对动物和植物的认知,觅食工具、时机和策略方法等都在不断地进步。

        现在,在世界各地仍然存在有狩猎-采集者。通过对他们的研究,可以推测古代人类的生存方式。低纬度(热带、亚热带)的狩猎-采集人群对植物根茎利用较多。中高纬度地区的狩猎-采集人群更侧重动物资源的利用开发,尤其是对动物身体各个部分的利用充分。

        对于现代狩猎-采集者生活方式的研究,虽无法与古代人类生活一一对应,但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如借鉴民族学和人类学中对流动性(mobility),聚集和分散生活(a pattern of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ion),狩猎、搬运和消费的策略(strategies of hunting, transportation and comsuption)等的研究,结合考古学资料,可以对古人类形象、狩猎行为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复原,比如假扮猎物进行狩猎、在水源地加工猎物、在旷野搭建围栏构成营地等行为。

 

 

 

 

        史前不同阶段狩猎-采集者的营生特点,和他们能够获取的资源是息息相关的。

        对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我们更关注他们是通过食腐还是狩猎的方式获得资源。根据民族学和考古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纳三种古人类获取动物资源的方式,包括:被动食腐、主动食腐、狩猎。三种方式在何时以何种形式出现,是讨论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生存能力的核心问题之一。

        对于已经具备狩猎能力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群体,我们更加关注他们的狩猎策略是否有主动性和针对性。他们是否主动选择动物,是否会根据不同的猎物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使用适宜的工具,在狩猎时是否有合作行为等。

        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旧石器与新石器过渡时期的人群,我们更关注他们的食谱范围和食物类型是否更加广泛。广谱革命,是指此阶段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相比,人类生计方式逐渐转向开发利用原来没有利用或忽视的动植物资源。如在环境和人口的双重压力下,古人类将野生谷物、水体软生动物等资源纳入取食范围,同时伴随着狩猎、食物加工、储存等技术的进步。这一阶段是本书的研究重点。

 

 

 

 

        时间:冰消期

        冰消期,是指末次冰期最盛期结束以后至全新世早期,即18~8 cal ka BP。此时,全球进入一个相对的暖期。受自然环境影响,冰消期呈现出三个特点:气候不断波动、人口不断增加、新技术出现并发展。这三个特点直接影响古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方式不断变化。

        具体到中国北方地区,冰消期时的气温在波动中不断上升。在B/A 暖期(图中黄色区域)时,中国北方地貌中沙漠和湖泊不断扩张,已经发育出开阔草原和斑块状森林的环境。晚更新世的考古遗址数量相当丰富,细石叶技术、磨制石器技术、制陶技术先后出现并持续发展。这三种技术分别指向古人类对动物和植物资源深层开发和多样利用。对资源开发的需求,不断刺激了技术的发展。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加深了人们对资源的认识和获取资源的能力。

 

 

 

 

        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地中海地区出土的动物材料研究发现,古人类针对肉食资源的获取强调狩猎效率和觅食产出的最大化。对捕获、处理以及最终获取能量之间的权衡,是生存首要的考量。体形较大的猎物(如牛、马、鹿等)拥有更多的能量,但捕获难度高,属于高回馈率的猎物。体型较小的猎物(如兔子、乌龟、鸟类等)容易捕获,但回馈率低。假如猎食者可以轻易获得高回馈率的食物,就会放弃低回馈率的食物。但当高回馈率食物减少或猎食者生存压力增加时,猎食者可能会拓宽食谱,转向低回馈率的猎物,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动物多样性指数就会提高。Stiner 发现地中海地区在距今1万年左右时动物多样性达到最高,表明当时古人类发生肉食资源广谱革命。此后,这种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在世界各地的旧石器晚期考古研究中,中国北方水洞沟第12地点出土的动物材料,也指向了肉食广谱革命的发生。

 

 

 

 

        从资源的本地性和多样性出发,以兔子、乌龟等小型动物为标志的肉食广谱化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从考古遗址发现的动物群来看,中国华北和南方地区普遍缺乏小型哺乳动物。基于此,需要寻找此时期适合本地特征的案例研究,来重现古人类面对环境变化和生存压力时捕食策略的变化,进而考证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肉食广谱革命是否具有全球性。

 

 

        地点:泥河湾

        以此为研究目标,王晓敏选择了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资源最为丰富、时间序列最为完整的泥河湾盆地为研究对象。泥河湾盆地内有两条重要的河流——桑干河、壶流河,两条河流的二级阶地和上附马兰黄土中密集分布旧石器时代遗存一百余处,时代范围从距今160万年到距今1万年。

        1995~199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联合对于家沟遗址进行科学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20平方米。于家沟遗址的发掘严格按照旧石器考古田野规范,出土内容丰富,保留了详尽的考古资料,并荣获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于家沟遗址堆积较厚,可划分为7层,其中第③层又可分为③a、③b两个亚层。于家沟原有的年代测定选用热释光法,测定结果偏差较大。王晓敏对出土位置明确的动物骨骼、鸵鸟蛋皮等进行了新的碳十四测年,标本主要集中在③a、③b和第④层。测试结果中缺乏12.9~11.5 cal ka BP时间段的数据,表明新仙女木时期气候较冷,古人类可能离开这里,当冰消期时,气候回暖,又有古人类在此地活动。

 

 

 

 

         相关概念

        动物考古学,是考古学和古动物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揭示古代人们选择食物、狩猎、饲养家禽家畜等方面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概况。埋藏学(Taphonomy),是研究史前动物从其死亡到被考古学家发现之间的埋藏历史与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骨骼埋藏过程非常复杂,最初的骨骼组合和最终发表的骨骼信息流失非常严重。在利用埋藏学研究时,要注意区分骨骼遗存上的自然营力和人类行为。

 

 

 

 

        从考古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出发进行研究,主要有三条线索。

 

        线索1:生物学属性。

        解剖学和分类学鉴定是生物学的研究基础。对考古遗址中出土动物骨骼进行鉴定,可以获得动物种类名单、动物群所提供的生态信息、动物死亡年龄与季节等。做出这些判断时,既要关注人工改造,也要阐明自然作用。

 

        线索2:骨骼如何破碎,表面有何痕迹

       骨骼表面会有多种痕迹,需要仔细区分。在自然状况下,骨骼表面会出现自然风化痕迹,啮齿类动物磨牙、食肉类动物啃咬痕迹等非人工痕迹。通过观察实验考古过程中骨骼断裂面的形态、质地和角度,可以判断骨骼是在新鲜状态下被敲碎,还是在干燥状态下偶然破裂。

 

        线索3:什么样的骨骼保留下来

       由于人或自然的改造,一些骨骼单元会不同程度地缺失。一般认为,骨骼密度高的部位保留更多,骨骼密度低的部分更容易流失。古人类在获取猎物之后的行为特征,如他们消费猎物的方式或者搬运及储存猎物的选择也会影响骨骼出现频率。在人手缺乏时,无法将大型动物全部带回居住地,只会选择肉量较多的部位搬运,遗址中此类部位的骨骼出现频率比较高。

 

        根据以上三条线索,王晓敏设计了一系列指标来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于家沟遗址第③b层和第④层出土的16778件动物骨骼标本进行观察和测量,将各类数据逐一记录,形成了有针对性的数据库。

 

 

 

 

        结  论

     通过对于家沟遗址动物骨骼进行分层统计,发现于家沟人更偏好捕捉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和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研究这两种优势种属的生态环境信息,可以推测古人的狩猎方式。

       通过对于家沟遗址骨表面痕迹统计研究和自然埋藏状况的评估,王晓敏认为古人类活动是该遗址骨骼聚集和埋藏的主要营力。

       该遗址除了猎物广谱化外,还存在对猎物的强化开发。Munro(2001)依据Levant地区的羚羊年龄结构研究提出,在一个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相关的死亡动物群中,如果幼年个体的比例超过30%,则可以认为这个人群可能遭受着某种食物资源的压力而加强了对自然动物群的开发。于家沟遗址第③b层和第④层小型有蹄类动物的比例较高,幼年个体所占死亡比例超过50%,说明当时于家沟古人经受比较大的狩猎压力。

       通过对各体型动物的骨骼单元分布频率进行分析(图中颜色越深的骨骼,在遗址中出现的频率越高),发现小型有蹄动物被整体带入到居住地,大型有蹄动物仅部分被带入遗址。

 

 

 

 

       动物进入遗址后,被进行各种改造,在骨骼表面留下人工痕迹。切割痕迹是剥皮取肉所遗留,砍砸痕迹一般认为是与敲骨取髓有关。整体遗址骨骼的可鉴定率不高,第③b层可鉴定率12%,第④层可鉴定率仅有10%,骨骼破碎证明古人对骨内营养的开发比较彻底。除了直接砸开骨骼获得骨髓,还有将松制骨敲碎放入水中炼制骨油的行为。王晓敏通过对骨骼分类统计和指数计算,发现第④层古人倾向于取肉后直接取髓,第③b层长骨经短暂暴露后破碎,此阶段古人不仅敲骨取髓,在骨骼积累到一定量后统一炼制骨油。

 

 

 

 

       由于时间限制,更多内容请参见《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一书中的详细描述。

 

 

 

 

 


 

 

 

 

讲座预告

 

“考古新视野”青年学人系列讲座04

中国北方与俄罗斯西伯利亚人面像岩画比较研究

主讲人:

肖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时间:

2021年4月18日 10:30

 

 

 

 

 


 

 

 

图书信息

书  名:《考古新视野·于家沟遗址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定  价:68.00(元)

著  者:王晓敏  梅惠杰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责任编辑:智  朴

ISBN:978-7-5010-6204-1

 

 

 

创建时间:2021年4月17日 20:40
浏览量:0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纪要|【考古新视野03】王晓敏:冰消期泥河湾盆地的狩猎采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