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条95%,样书抢先看丨《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木牍》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木牍》

 

 

编著:走马楼简牍整理组(长沙简牍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故宫学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

本卷编者:王素、宋少华、邬文玲、徐畅

2025年10月出版

ISBN 978-7-5010-8796-9

定价:2800.00元(全三册)

8开,全彩印刷

 

       1996年,长沙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城市建设进行考古发掘时,在编号为J22的古井中发现了约10万枚简牍,保存文字逾150万,时代集中于三国孙吴嘉禾年间。简牍内容大体可分为券书、官府文书、司法文书、户籍、名刺、账簿等几类,为研究孙吴时期的地理、经济、法律、政治提供了宝贵资料,对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简册制度具有重要价值。该批简牍数量巨大、内容集中且完备,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木牍》公布的竹木牍部分,多数为首次公布,是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最精彩的部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木牍》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整理的收官之作,整理方式承续《吐鲁番出土文书》体例,加注文书题名,释文除一般的句读外,增标专名线,更便于读者理解。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册,图文混排,收录全部竹木牍的彩色影像、红外线扫描影像(或黑白影像)、释文注释及索引,四色全彩印刷。

 

 

       本书收录竹木牍、签牌及大木简共429枚,竹木牍共分四大类、十四小类。

 

 

       第一类为公文类,132件。包括君教文书84件,为长沙郡治临湘侯国长官主持处理的期会文书实物;移举文书7件,为嘉禾年间长沙监察官吏移送检举的公文;关白文书18件,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下级向上级呈报的公文;破莂保据文书12件,主要为长沙临湘劝农掾清查本县州军吏父兄子弟户口的公文,对于汉吴户籍研究极其重要;其他文书11件,为不便归类的长沙地方各级官府公文,其中一件纪年为赤乌元年(238年),将吴简时间下限向后移了一年,对于吴简年代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类为帐簿类,171件。包括签牌74件,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诸曹、诸乡、仓库统计各类顷亩、租税、莂萆等帐簿的标识简;仓账簿61件,主要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仓曹“受”“领受”“付受”等各种米的统计帐簿;库帐簿21件,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库吏白领各种钱物统计帐簿;杂帐簿15件,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统计入得米钱、市药和病人,以及临湘列曹廪食的账簿。

 

 

       第三类为书信类,22件。包括书信12件,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吏民的通信,既有行书,也有楷书和草书,反映了相关书体书法在演进过程中的原貌;封检及封发事目10件,为黄龙二年(230年)至嘉禾年间长沙地方官府的封检和封发事目,所谓“封检”,包括封匣、封缄、封检三者;封发事目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对封并发出的公文登记,另一种是已经封存尚未发出的公文登记。

 

 

       第四类为杂残文书类,51件。包括名刺9件,为嘉禾年间长沙、武陵等地方人士的“门状”“拜帖”;习字9件,为嘉禾年间长沙地方吏民所写,载体不一,有的写在废弃的封缄、名刺、签牌之上,显示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因而虽是习字,也可披露不少有价值的信息;残文书33件,时间最早为建安五年(200年),其他均应在嘉禾年间。这些残文书虽然多因缺损而鲜见完整内容,但价值不能低估,特别是不少为吴简首见。

 

       本书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简牍高质量整理出版工程”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是国家重大项目“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保护与整理”标志性成果,得到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木牍”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未刊竹木牍文书分类整理与综合研究”支持。此前已出版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竹简(壹至玖)》均得到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助,其中,《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荣获第三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二等奖(2001年),《竹简(壹至玖)》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2021年)。

 

 

创建时间:2025年11月13日 16:55
浏览量:0
首页    新闻资讯    工作动态    进度条95%,样书抢先看丨《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木牍》